床边检验(POCT)质量管理规范

时间: 2024-11-25 01:27:32 |   作者: 海德体育官网首页网址

  床边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 POCT)是利用便携式装备直接在最贴近病人的地点完成标本采集、检测和结果报告等整一个流程的检验。POCT具有检验周转时间短和方便实用的优点,但由于是分散检测,若操作不够规范和质量控制把握不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受影响。为此,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医疗机构开展的POCT,一定要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做好全面质量管理。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领导、监督和检查辖区内的医疗机构POCT质量管理工作。

  (二)省市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对医疗机构POCT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内容有:(1)培训考核;(2)质量控制;(3)验证和推荐适当的POCT项目、仪器、方法。

  (三)开展POCT的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应成立POCT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人员由医院领导、各有关部门(检验科、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和内科、手术室、急诊科等开展POCT的临床科室)代表组成,院领导为委员会主任,检验科代表应在POCT技术培养和训练和日常质量管理方面起骨干作用。基层医疗机构应落实专人负责POCT管理,并加入就近的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POCT管理委员会开展工作。POCT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应切实承担下述职责:

  1、负责受理本单位开展POCT的申请,按照下列原则审批:(1)符合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法规、政策、标准和伦理;(2)符合循证医学原则;(3)应用层次和范围与本单位临床实验室不相互重叠。

  3、负责定期培训和考核POCT操作人员,保证其具有做好相应POCT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

  4、监督各部门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并保留必要记录。定期组织POCT项目的比对,保证同一医疗机构内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医疗机构从事POCT操作的人员应是同时满足下列三项条件的护士、医生、临床实验室专业方面技术人员或其他医务人员:(1)具备卫生专业方面技术职称;(2)经专门的POCT培训并考核合格;(3)由所在POCT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做好相应POCT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

  (一)选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应当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法律法规并根据相关要求妥善放置、保存。尽量选用与仪器配套的原装试剂。

  (二)为便于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建议同一医疗机构内同一POCT项目应使用同一个厂家的仪器或试剂。

  (三)开设的POCT项目应有仪器、试剂制造商提供的性能规格(如:精密度,准确度,可报告线性范围,灵敏度等)证明文件, POCT管理委员会应组织专家抽验其主要性能指标,验证记录装入项目档案。

  (一)制度:开展POCT要建立POCT质量管理制度和POCT操作人员培训制度。

  (二)标准操作程序文件:每一POCT项目均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文件,该文件包括:(1)患者准备;(2)标本留取;(3)检测验证的方法原理;(4)仪器品牌,试剂(纸)保存;(5)检测操作步骤;(6)结果的分析和报告;(7)室内质量控制;(8)比对;(9)仪器校准和维护;(10)干扰因素及需要注意的几点;(11)经验证的项目性能规格;(12)结果超出可报告范围的处理程序等方面的具体实际的要求。标准操作程序文件必须经POCT管理委员会指定的检验专家审核,报委员会主任签字后,方可实施。

  (三)POCT操作人员一定按照下述要求认真做好日常质量控制、填写相关质量控制记录,供POCT管理委员会检查和备案。

  1、预防性质量控制:(1)医疗机构须要求仪器厂商定期对本院的POCT仪器进行巡回质量检查和检测,要求每月一次,并做好记录;(2)做好仪器的校准和使用前后的保养,有内部模拟质控装置的,每次开机后应先确认模拟质控通过后再进行病人标本检测;(3)正确存放和使用试剂。

  2、检测外部质控品,并通过质控图进行室内质量控制:(1)使用无内部质控装置的检验系统,质控品检测每二日不少于一次;(2)使用有内部质控装置的检验系统,质控品检测每周不少于一次;(3)更换操作人员时,应进行质控品检测,以确定检测操作的稳定性。

  (四)比对:每个POCT项目均应使用新鲜病人样本就近与规范化管理的临床实验室的同类项目(该项目必须是室间质评或室间比对合格)进行比对,比对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具体比对方法由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相同项目要进行全院统一比对。

  (六)记录:每个POCT项目均应有项目验证记录,样品检测原始记录、室内质控记录(包括原始数据和质控判断)、比对记录、室间质量评价记录、仪器使用维护校准记录、与质量有关的投诉和处理意见记录,所有记录和资料至少保存两年。

  (七)POCT出现质量上的问题应暂停使用,及时通知负责的检验专家帮助寻找原因进行纠正,并视情况向主管领导作书面汇报。

  (八)POCT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应经常性组织专家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检查和技术指导。

  (一)POCT结果报告应参考《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对检验报告的要求,遵从便医便民、保护患者隐私、符合病历书写和保存规范的原则进行。

  (二)POCT结果报告(或记录)单上须醒目注明“POCT”字样,须有检验测试仪器的统一编号和操作人员签名。

  (一)各医疗机构POCT管理委员会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从检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指导。自治区卫生厅委托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为全区各POCT管理委员会进行师资培训并对其培训和考核工作进行指导。

  (二)POCT管理委员会要认真安排POCT从检人员的培训,培训要规范化、定期化、加强检查,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很重视对非实验室专业背景的操作人员的培训。一般性培训之外,每个人正式操作某项目或(和)仪器前还应该经过该项目和仪器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并写入其个人培训记录。个人培训记录应由培训组织者填写签章,并注明培训内容和考核结论。

  2、POCT实验前质量保证:(1)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包括临床原因、药物、饮食、采集标本的部位和方式,血浆和全血结果间的差异等;(2)对合格标本的要求;(3)POCT标本采集的具体步骤和操作,如从指端、新生儿脚跟、静脉埋入管采样等。

  5、误差产生原因和分析处理方法;质量保证详细的细节内容,包括日常室内质量控制和比对的做法和要求、出现差错时的纠正措施。

  7、结果规范化报告的程序和相关知识(原始结果,记录,复核,正式报告等)。

  8、学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学习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知识。

  (四)考核:培训完成后必须有书面考核,同时受训者须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并对实际样品检测符合标准要求后,才能从事相应POCT检测工作。


联络帝迈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22-0090
返回
顶部